廉洁,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《楚辞·招魂》中:“朕幼清以廉洁兮,身服义尔未沫。”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《楚辞·章句》中注释说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”,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,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,就是廉洁。廉洁是一种高贵的道德品质,是衡量品德修养的一把戒尺,是对照言行举止的一面明镜。亘古亘今,不论是圣贤君主、文人墨客还是革命先烈,皆是为人正直、为官清廉的典范。他们秉承着严于律己、清正清廉的美好品德和优良作风,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到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为世人敲响清廉“警钟”。廉洁不仅是为官从政者的基本要求,更是金融从业者的内在要求。作为金融从业者,要学好廉洁“第⼀课”,扣好廉洁“第一扣”,把好廉洁“方向盘”。
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政治优势,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受考验、战胜困难、取得胜利的传家之宝,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石,更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。新时代的清廉文化具有鲜明政治特点,它是在吸收、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基础上,深刻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工作中形成的,是我们党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廉洁文化上的反映,是我们党执政实践的进步和升华。“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勿以权小而寻租之,作为银行从业人员,要练就一双“慧眼”,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,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,提高廉政意识,坚守廉政底线,始终做到以廉为伴。
金融是国家经济命脉,关系国计民生,金融腐败往往与各种市场风险交织,既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,也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,最终危害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。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领域腐败治理,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,四次全会,五次全会上就金融反腐作出重要部署。“加大金融反腐力度,深化金融领域反腐工作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金融反腐工作的重要指示。党的十九大提出,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必须打赢三大攻坚战,其中一项重要内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,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。而加强廉洁金融文化建设则是铸牢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坚实保障。
近期,我认真地学习了金融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《金融案鉴》。该书籍收集了近几年发生在金融领域的39个重大典型案例,从案情介绍、忏悔者说、警示剖析、风险点梳理等多视角、多维度进行解读。其中有“追求奢靡享乐、挖空心思敛财”的某银行贪婪行长;“深陷熟人围猎圈、把公权力当聚宝盆”的某银行普惠金融负责人;“利令智昏,将贪婪黑手伸向脱贫攻坚项目”的某银行分行扶贫事业负责人等等,一个个鲜明的案例说明一个人行为的堕落源于思想的蜕变、来自信仰的动摇,初心使命的变质源自党性的衰弱和丧失。深究原因,一是个人丧失党性原则,丢失理想信念,未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,在糖衣炮弹心甘情愿成为被围猎的目标,并在一次次的围猎中还乐此不疲;二是制度执行存在漏洞,出现“只听领导不听制度”,盛行“山头主义”,“圈子文化”、搞拉帮结派,造成履职动作走样,制度执行刚性不足;三是机构监督管理不到位,内部控制及监督检查未依规履职,监督管理措施有而不用,用而不实,造成监察变了味。前车之鉴、后车之师。以案明纪、以案说法,这些案例时刻警示我们,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坚定理想信念,严守党纪国法,弘扬清廉金融文化,让廉洁成为金融人的底色。
让廉洁成为金融人的底色,要求我们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。
砥砺理想信念,筑牢思想根基。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,也是金融业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,需要常修常炼,要信⼀辈子、守⼀辈子”。坚定理想信念不是⼀阵子而是⼀辈子的事,要常修常炼、常悟常进。一个人的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年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,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,但却很容易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放松警惕,随着职务的升迁而面对更多更大的诱惑,如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,稍有不慎便会迷失在众星捧月里、栽倒在围猎腐蚀中。金融从业者每天面对大额的资金往来,各种诱惑时刻冲击着我们的心理防线,挑战着我们的原则和底线,很容易迷失自己,一旦打开欲望的闸口,再想亡羊补牢、迷途知返却很难。所以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,正心明道、怀德自重,勤掸“思想尘”、多思“贪欲害”、常破“心中贼”,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。用坚定的党性原则时刻与内心贪欲做斗争,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、对照初心使命,看清⼀些事情该不该做、能不能干,时刻自重自省,严守纪法规矩。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,深刻领会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不断筑牢信仰之“基”、补足精神之“钙”、把稳思想之“舵”。
涵养廉洁文化,学好拒腐防变“必修课”。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共青团干部提出希望,强调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,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”。从现实反面典型案例看,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,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,导致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,最终在权力关上失德、失守。作为金融从业者,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,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清廉是福、贪欲是祸”的殷切教诲,不断改造主观世界,着力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,自觉涵养“袖揽清风、肩托明月”的道德操守,坚决守住底线、不越红线、不碰高压线,莫让“看片人”成“片中人”。持续开展清廉家风建设,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生活圈、交往圈、不断提升家庭成员拒腐防变能力和意识,借助家庭在廉洁教育、廉洁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优势,共同厚植廉洁软环境,激发廉洁教育乘数效应。修好共产党人的“心学”,时刻做到踏踏实实、干干净净的做人,认认真真、坦坦荡荡的处事,行得正、坐得端,用浩然正气去抵制诱惑,做一名清正廉洁的金融卫士。
让廉洁成为金融人的底色,要求我们发挥制度的“刚性作用”。
矩不正,不可为方;规不正,不可为圆。营造廉洁金融的文化氛围,制度的“刚性作用”不可或缺,不仅要让廉洁意识内化为金融行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,还要让廉洁成为不得违背的高压红线,做到有法可依,违法必惩,真正做到“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。要不断厚培反腐力量、营造反腐风气,要牢牢把握法规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,把法规制度建设真正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,让法规制度成为“带电的高压线”、“带锁的铁牢笼”,倒逼金融从业者强化遵规守纪观念,筑牢抵御不正风气的防线。运用好“四种形态”督促金融从业者守住廉洁“底线”,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、时代性、原则性,始终贯彻严的基调,守住拒腐防变“底色”。要加强惩戒威慑,对破坏党内法规制度踩“红线”、越“底线”、闯“雷区”的金融人员进行严肃处理,以有力的监督确保铁规发力、禁令生威,警示金融从业者始终绑紧廉洁自律之弦。
|